光明谈:必须让饮料只能叫饮料
作者:陈定
据媒体报道,有消费者上网购买一款酸奶,收到货后仔细一看是乳酸菌饮料。消费者表示,“像我这种70岁的老人根本看不清楚,喝下去口感不对才发现上当了。”
现实中,这样的食品数不胜数,在酸奶、干酪、奶片等奶制品领域尤甚。很多打着酸奶名号的食品,实际上只是风味饮品、含乳饮料,成分里只含有少量奶粉乳粉或牛奶,主要成分则是水和白砂糖。这样的产品在营养价值和产品标准要求上,远低于真正的酸奶。因此许多厂商为了能够打开销路,就会在包装上混淆视听,误导了许多消费者。
饮料并非不能在市场上销售,但是拿酸奶饮料冒充酸奶,就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。更何况,许多消费者购买酸奶是为了自身健康以及为老人孩子补充营养,误食酸奶饮料必然适得其反。通常,大部分消费者都不会去仔细辨别产品说明和配料表,这也不是消费者的义务。因此,杜绝厂商通过误导消费者牟利的行为,监管必须有所作为。
首要做法就是强制规定酸奶饮料产品在宣传和包装设计上,必须突出标明是饮料而非酸奶。就如“奶粉不可替代母乳”标识要出现在奶粉包装上,酸奶饮料不是酸奶,必须在包装上明确。其次,鼓励超市便利店小卖部等经营商家,不要将酸奶饮料和酸奶放置在同一区域,以免给消费者造成误导。
(视频制作:实习生 向斯琦)